6月28日,由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(四川教育电视台)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发起的“书香天府·我学名人写首诗”名人大讲堂活动在四川省图书馆举行。本次活动以“笔落惊风雨,一字值千金”为主题,特邀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系教授、四川省杜甫学会副会长王红,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小幼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、中华诗词学会诗教委员会副秘书长白皛,进行了《“诗史”是如何炼成的》《古诗炼字与意境营造》两场专题讲座,讲述诗歌背后的历史文化,带领全场观众于“咬文嚼字”间体会诗意万千。

(活动现场)

(活动现场)
王红教授在讲座《“诗史”是如何炼成的》中,围绕杜甫以诗歌为无名氏书写历史、杜诗中令人难忘的细节、杜甫强大的语言表现力与控制力等方面,向观众讲解杜诗何以被称为“诗史”,带领观众一起深入欣赏杜诗的独特魅力。

(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系教授、四川省杜甫学会副会长王红)
白皛老师在讲座《古诗炼字与意境营造》中,从评价古诗的标准、古诗的情感表现层次等角度,循循善诱地为全场观众带来一堂生动有趣的古诗词创作课。白老师认为,“情动于中而形于言”,一首好诗要求作诗者首先有真诚的感动,其次要将这种感动成功地传递给读者。

(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小幼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、中华诗词学会诗教委员会副秘书长白皛)
观众或聚精会神地聆听讲座内容,或纷纷举手与台上老师积极互动。古诗词之美浸润每个人的心,悄然连接起在场所有人。
来自成都市棕北中学的刘佳欣同学向记者分享道:“这场活动前面有精彩的古诗词讲座,后面有古诗词知识问答,全程有诗香、古韵,还有热烈的氛围,我感到这个下午过得很充实。平时,我就很喜欢阅读古诗词,尤其喜欢诗人苏轼,我读了他的传记、诗词集,参观了他曾住过的地方——三苏祠。他的人生经历、人格魅力特别吸引我,希望未来我也可以像苏轼一样豁达乐观。”

(成都市棕北中学 刘佳欣)
来自成都市丹秋美亚学校的彭黄子钰同学兴致勃勃地回忆:“王红老师的讲座让我印象深刻,大诗人杜甫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,自己过得颠沛流离,却还不忘关注民众,这种情怀值得我们学习。白皛老师的讲座风趣幽默,有与观众的互动,还有对现代学生写的古诗的分享与评点。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。”
本次活动为四川省中小学“书香天府·我学名人写首诗”系列活动之一。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激发广大青少年对古诗的兴趣和学习热情,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(四川教育电视台)、四川名人馆、四川省新文艺组织发展联合会共同发起“书香天府·我学名人写首诗”系列活动。
其中,“书香天府·我学名人写首诗”古诗创作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,征集活动由《少年百科知识报》和《今日中学生》杂志承办,设小学低段组(一至三年级)、小学高段组(四至六年级)、初中组、高中组四个组别,截至8月31日,参与者打开活动指定平台“春日阳光阅读成长平台”小程序,选择“我学名人写首诗”活动专区,即可投稿。
编辑: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